一本“小书”揭开的博物馆小秘密
小时候,那一张学校派发的参观门票,烙下了笔者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最近,一本偶遇的“小书”则向笔者揭开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这几年在微信公众号开发中的鲜有人知的小秘密。
编者注:下文出现的“小书”、“专刊”均指代的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微信专刊。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这是一本被编辑团队称为“小书”的年度微信专刊,一本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负责编辑整理印发的非正式出版物。从2014、2015年的“微言送听”,到2016年的“无微不至”,再到2017年的“微言微语”,该专刊共印刷了四年,汇聚了该馆宣教部近半数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据悉,这一做法还会持续坚持下去。
四年微信专刊合影
究竟是什么样的考量,让这本难以排上正式出版行列却又获得重视,每年定量印刷的“小书”得以面世、得以延续呢? 那是因为这本“小书”透露着众多关于该馆的小秘密。
而一切的一切得从专刊创立的鲜为人知的背景说起。
“小书”的诞生绝非一个闪念,它需要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目的与动机明确的前提下才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首先,“小书”需要汇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2013年7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正式建立。之后,在原有“导览”功能的基础上,随着官方微信平台的关注度渐渐提高,到2014年初,结合当下的微信趋势,馆方也开始将官方微信平台打造成最主要的宣传渠道,同时也确立了为公众提供文化传播服务的首要工作目标。进而引导了微信公众号上以文化和知识传播为主要导向的文稿撰写。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文稿储备基数。
自2013年开始,馆方提供的相关经费陆续充裕起来,并为该专刊提供了一年3万元左右的印刷经费,进而为专刊的发布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费支持。
宣教部作为专刊的主要负责部门,有责任也有使命归纳、总结、出版具有本馆特色的宣教类素材。同时,编写宣教资料也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的一大强项。配备一个专业的编辑团队,即具备了人力基础。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结合下,专刊的诞生也就更为顺畅了。
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下,办刊的动机往往是最后的那三道力(动机)所催生。
自官方微信平台建立运营以来,每年的推送文章从一两百篇递增到现今的三四百篇,大量的文档存储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文档的整理和保存,也是部门的资料建设对后人的查阅存在着非常直接的意义。这就需要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对这些文档进行整理存档。编撰成刊则是在现有基础上最直接的方式。
选择了专刊的编撰形式,则要开始考虑挑选其中的存档内容。长期以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都坚持以文化传播为主的内容导向,也就使得微信平台推送的文章大部分属于文化传播类。同时这类文章具备一定的知识含量和审美引导,可以说是备有“干货”的文化营养品,具备文化再次传播的前提条件。同时,文化的再次传播也有益于读者群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丰富知识储备和提升审美修养。这一动机,呈现出这本“小书”的文化再传播意义。
专刊的编撰过程,不是机械的复制粘贴,而是再归纳的过程。专刊策划团队期望通过微信推送内容的再整理归纳,从而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发现过去的问题,并为之后的工作提供有依据的修改建议。
如前文介绍,这本并没列入正式出版行列的“小书”只是以年度微信专刊的名义出现的非正式印刷品。在有限经费的支持下,每年只能印刷一千本左右。除了少量留于馆内,其中700多本会寄送给国内的业界同行(其中包括可统计的国家一级和二级馆,广东省内所有博物馆),供同行们进行交流,其余的300多本则会通过线上活动的方式赠与该馆的热心读者和粉丝。或许这只是涓涓细流,却也不能抹灭其润浸公众文化需求的作用与提供交流的意义。
毫无疑问,平台上的文章想被入选到 “小书”中,需要经过一段由编辑团队内部进行的筛选。虽然没有明确的筛选执行规范,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这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原则。每年平台上推送的稿子中近三分之二的内容与文化传播相关,其余的三分之一则与博物馆内部工作相关,也就是说在内容筛选过程中,这三分之一的部分首先就会被筛掉(当然,若是馆内有个别十分重要的有实际意义工作点也是会被收录其中的)。而对于那三分之二的内容,则会从编辑团队和读者角度,从一个博物馆爱好者或者一个文物历史爱好者的角度,考量挑选出精华的部分加以编录,也就有近一半的稍微逊色的内容被剔除掉了。
宣教部的微信团队一直以开放的心态来拓展撰稿人团队,除了部门内的团队成员有一定量的撰稿要求外,也在馆内邀请其他部门积极投稿。例如,涉及到文物修复类的文章,就会有保管部门的同事为此撰文,如果说到展览的幕后工作,也会有陈列展览部的同事参与到文章的编写。
2017专刊团队合影
同时,他们坚信“高手在民间”,大力欢迎志愿者、热心读者和对历史文化有独到见解的朋友们向平台投稿,尽可能地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慢慢地参与到宣教部的工作中,也正是如此,使得文稿的质量不断提升,也在不知不觉间丰富着“小书”的一字一句。
2017作者稿件数量
除了第一期专刊在目录细节有些不同之外,其他三期基本都按照八个章节进行安排,基本囊括了该馆一年以来与微信平台(2017年增加了微博平台)相关的内容。
2014-2017专刊目录图表,弘博网制图
通过四年所发专刊的对比,呈现出了许多有趣又引人深思的“小秘密”。
毫无疑问,若手中握有这四本专刊,最直观的感觉应该就是“小书”变得越来越厚了。2014年的“微言送听”大约是内容最少的,从2015年开始,“微言送听”的内容就不断丰富起来,直到2017年,“微言微语”加入了微博的内容,形成了微信和微博的“双微”模式。这是量上的直接体现。当然量的基数增加同时,也由于不断拓展撰稿人团队,使得内容的质也有所提升。
除了文稿量与质的变化,在美术设计方面也有一定的提升。就第一本来看,无论从美术设计还是到形式设计都是最基础的。从第二本开始,团队中的美术编辑们就更为注重设计感的考量了,渐渐有了设计的感觉。到第三和第四本的时候,基本维持在现有的水平。
除了看到的变化,还有着四年来的“不变”的坚持。书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始终坚持把南越王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最核心的文化传播点。坚持对南越王墓的各类文化遗存进行有趣地解读。
2017年专刊“微言南越”章节
再者,四年以来,书中都会坚持整理与临时展览相关的内容。虽然临时展览的内容会不断改变,但是,“小书”对这类内容的梳理是毫不松懈的。这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新文化的途径,借着这个版块,可以与读者去分享在接触到这些新文化过程中的点滴心得。同时这也体现出前文专刊的存档动机和意义。例如,通过专刊,就可以快速查阅到这几年临时展览的具体资讯,有趣的内容和关注度。
2015年专刊“临展荟萃”章节
“后台大起底”是专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刊创办意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四年以来,这一部分一直以最直接的数据汇总呈现着该馆官方微信平台的文章基本资讯。这部分大致分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汇总”、“作者稿件数量及排行榜”、“阅读量排行榜”等,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基本数据。
这些数据的直接呈现,一方面是对微信团队的工作总结,即从一个量化的形式中了解到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是对文章质量的总结,阅读量虽然不是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这些阅读量的统计数据往往会揭示一些规律,透过分析这些阅读数据和规律,微信团队一方面可以对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例如某些作者的文章受欢迎一些,可以在工作上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可以指导未来文章的主题和文风等内容的选择与筛选。例如,哪些类别的文章更受观众欢迎,那么以后撰写文章就可以有意倾向于此。
2017文章汇总数据(部分)
除此之外,通过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的变化,微信团队就可以在年度和月度的数据中了解到时间段和事件点对微信推广的影响。这就可以直接在数据的指导下,帮助团队开展未来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效率与宣传质量。
2017阅读量排行榜
通过历年数据的不断完善和积累,可以对馆内有所反馈,同时通过寄送的专刊,以一种完全公开的方式向全国博物馆同行进行展示,也是一个不错的汇报方式,起到不错的业务交流作用。
专刊中一直保持着一个暖心的小细节,那就是文末的“精彩评论”。虽然文末的这些“精彩评论”是经过筛选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对文章的积极评价,也恰恰是这些评论,时不时巧妙地道出了那些并未被发觉的小亮点或文章的妙笔,为之后的撰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就形式而言,这也体现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要不然,平台失去了平台的意义,文章也没有再传播的价值了。
文末评论部分截图
虽然,推出的四期专刊在各方面都有不少变化,但是这些变化绝非呈现出一个完全向上的趋势。总体而言,2016年的“无微不至”基本在各方面达到了现阶段的顶峰,无论在文稿的质量还是在设计的水平上,2016年的“无微不至”已是最好的体现。2017年的“微言微语”增加了微博的内容,可以认为是有新内容的体现,但是总体水平却和2016年的“无微不至”旗鼓相当,且在文稿则稍逊于前。
新开辟文字专栏(部分)
王维一(宣教部主任,专刊策划人)也毫不避讳地强调,微信平台的内容遇到了“瓶颈”。主要原因还是稿件来源于团队中,面对有限的馆藏和遗址地等馆内情况,团队有限的人力在经过这几年的“文思泉涌”,也出现“江郎才尽”的苗头了,难以保持长期有高质量的文稿出现。这些年虽然也在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撰稿,但是积极参与的公众也是有限的。面对这一“瓶颈”,编辑团队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创新方法,比如开发微信小程序“南越絮语”,以及开辟新的专栏等等。
“南越絮语”小程序部分截图
从四年的专刊不断丰富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文稿质量的逐渐提升,这和平时微信平台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是保证专刊每年保持有质量地编撰和印刷的基础。
这也揭开了如何保证平时微信平台有效文章的积累问题。毫无疑问,里面处处体现着对公众号运营的思考。向博物馆行业外的公众号学习营销推广成为该团队的重要经验来源。无论是从大的方面,例如工作平台推广和文稿撰写定位,还是从小的细节入手,例如编辑字体字号、平面排版形式和插图的活泼体现等,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
或许,这也是专刊得以持续发展的“小秘密”吧。
“小书”编撰到如今已印刷了四年,如前文所呈现的,“瓶颈”需要一步一步的突破。在后续的专刊编撰过程中,编撰团队除了在内容上的思考,还会对专刊的细节方面多加关注,例如,在美术设计方面会有更多的调整与加强。特别体现在后续的专刊插画方面,也在考虑插图数量的增加以及动漫画形式的采用上有所体现。该团队期望在艺术效果和直观体验上能有所提升。
这不是一本短期存在的专刊,只要条件容许,“小书”都会继续整理编纂下去,这是编撰团队对自己,对南越王博物馆,也是对广大热心读者的承诺。
来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采访整理,2014年至2017年专刊
图片来源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宣教部
作者:ML
编辑:Mark仔#Mark仔
相关链接: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